EN
党建护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护航 > 党建在线
李干杰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摘登)
发布时间:2022-06-09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而努力奋斗。

一、五年奋进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总书记三次亲临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发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完善思路举措,从“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十强现代优势产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到“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顺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理论武装不断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山东省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政治监督不断加强。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三个万亿大台阶,达到8.3万亿元,年均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

动能转换强势突破。落后动能加速淘汰,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2%,万元GDP能耗下降18.4%。传统动能提档升级,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7万个。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规模增长40%以上。

区域城乡协调共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面展开,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成效显著,“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加速形成。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率先过万亿元,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效明显。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高速铁路成环运行,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沿海港口整体联动效应凸显,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推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扩权强县、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成效显著。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市场主体增长92.8%、达到1360多万户。山东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上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影响广泛。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增长近一倍。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优良天数、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大幅提升。黄河三角洲、泰沂山区、长岛、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文化自信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本全覆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扎实推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持续扩大,沂蒙精神焕发时代光彩。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民生财政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4%和49%。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近60万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20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万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60多万个。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床位数分别增长11.2%和24.2%。社保体系更加完善,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提高59%以上、最高达314%。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不断夯实,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群团改革持续深化。国家安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

五年来,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积蓄了强大势能。我们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找准定位、服务全局,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强大国内市场,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九个方面比较优势”加速转化,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越来越凸显。我们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既做显功、又做潜功,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新旧动能转换闯过一道道难关,经济发展步入转型蝶变的快车道,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我们积极应对世纪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的纵深防御方法,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稳定向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得到淬炼,在抵御台风秋汛、强化能源保供、防范化解风险中经受考验,党员干部信仰信念更加坚定,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年乘风破浪,感恩奋进中铸牢政治忠诚。山东发展的成就,根本在于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根本在于总书记对山东的亲切关怀和把舵领航。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由衷感到,总书记无愧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有坚强核心掌舵,有创新理论引航,我们无比有信心、无比有力量!

五年的砥砺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山东的事情,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做到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必须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深层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风险意识,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推动强省建设的磅礴力量。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二、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光荣使命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创立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亲自为山东发展精准把脉、定向引航,作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重要指示,提出“五个切实”“四个扎实”等明确要求,指引全省人民奋力实现全面小康,以昂扬姿态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总书记又亲临山东视察,要求我们“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着眼全国大局、把握时代大势,确立了山东发展的清晰航标,赋予我们“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努力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走在前、开新局”,既是战略指引、又是实践要求,为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发展的全局性定位。我们要主动服务全国大局,率先探索内外循环双向互促、供给需求协同发力的路径模式,构筑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聚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以“十大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成为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强化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牵引,昂起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勇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工作的全方位要求。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以走在前的境界标准,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都要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不断开创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走在前、开新局”,是对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全过程引领。我们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更多走在前的现代化成果。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省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省人民充分共享幸福美好生活,齐鲁大地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繁荣兴盛的壮丽景象。

“走在前、开新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山东发展进入全面求强、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未来五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五年工作,对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具有决定意义。我们要自觉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方向、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思路方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发展思路上,要坚持“一个统领”,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握“一项根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一条主轴”,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守好“一排底线”,始终做到安全发展;打造“一组生态”,始终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锻造“一支队伍”,始终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在策略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更加注重沟通引导,努力争取最好效果。只要把这些思路方法长期坚持下去,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就一定能创造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光辉业绩。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在“走在前、开新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各方面工作实现新跃升。

——综合发展实力实现新跃升。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新旧动能转换塑成优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和创新高地。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海洋经济全国领先。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成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取得更大突破。

——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稳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更高水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省,打造体育强省。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全面提升,“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形象更加闪亮。文化产业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彰显,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成效显著。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基层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公平正义更加彰显。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安全发展底线守得更牢。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达峰碳中和有序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四减四增”深入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约束性任务全面完成,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以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

——管党治党水平实现新跃升。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三、聚焦聚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重点任务

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着力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推行“军令状”“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支撑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高水平建设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

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完善“高精尖缺”人才精准培养引进机制,深入实施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大力集聚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齐鲁大工匠。完善评价激励和收入分配政策。

(二)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加大对老工业城市转型支持力度,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巩固纺织服装、食品、造纸等产业优势,推动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产业结构调整、工艺革新,打造世界级先进钢铁、高端铝业、现代轻工纺织基地和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强力突破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工程,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做强氢能及储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磁悬浮等示范园区,建好用好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平台。壮大领航型企业,梯次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集中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突破工业母机、芯片、机器人等高端领域,扩大动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居等领先优势,加快培育智能建造、应急安全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深入推进“链长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立跨区域产业整合、园区共建机制。

培育壮大数字动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产业,打造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产业集聚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翻番。加快山东半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打造5G全连接工厂和全场景数字经济园区。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数字强省、智慧山东。

(三)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强化有效投资支撑。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投入。深入实施“七网”建设行动,推进能源保障重大工程,提速布局新基建,构建高效畅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现代水网。健全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完善民间投资能进能出、共建共享机制。

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建设一批地方特色街区,布局一批电商供应链基地,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智能、时尚、绿色消费,促进医疗、康养、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品牌强省,进一步打响“好品山东”品牌。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构建干线、支线和末端配送紧密衔接的智慧流通网,大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开拓货运航线,布局建设一批内陆港,加密优化中欧班列(齐鲁号)图定线路和开行频次。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

(四)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吨半粮”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好种质资源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建设农业机械化强省。

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计划。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预制菜、乳业等产业发展,培育烟台苹果、寿光蔬菜、半岛渔业、沿黄肉牛等百亿级、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提高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水平,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改厕、清洁取暖、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乡村特色风貌保护。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乡村好青年培养计划和人才回归工程。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创业车间”。

(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积极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深化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推动海河陆空“四港”联动,加快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

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大工程,做强重大涉海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设“海上粮仓”。积极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基地。

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全面落实“湾长制”,提升主要河口海湾水体环境综合质量。开展蓝色碳汇行动,强化沿海防护林、岸滩、湿地、海岛等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用海布局,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拓展公众亲海岸线和生态空间,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

(六)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坚持全域推动,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支持跨区域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和“飞地园区”,建设智能制造、高效生态农业、滩区综合整治示范带,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地。加强与中原、关中等城市群协作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合作。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

深入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省市一体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强化胶东经济圈一体发展,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大力推动鲁南经济圈转型跨越。培育济青科创智造廊带、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廊带、鲁南物流能源廊带、运河文化经济廊带。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功能区和省级新区。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智慧城镇化,实现智慧社区(村居)全覆盖。推进绿色城镇化,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均衡城镇化,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计划。推进双向城镇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培育一批特色强县。

(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拓展“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健全支持民企改革发展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巩固传统市场,拓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推动外贸固稳提质。建设更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跃升计划。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深化拓展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入开展“双全双百”工程,加快“无证明之省”建设,推动“证照分离”全覆盖。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八)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军地协作,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数字经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地方立法,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等问题,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开展全民普法行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党员干部要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九)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兴盛。
构筑道德文明新高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实现地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覆盖,广泛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山东好人等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进沂蒙、胶东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

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深入推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扩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加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组织编纂《齐鲁文库》。高水平建设沿黄、环黄渤海、曲阜、淄博、泰山、崂山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加快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山东段建设。实施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保护计划。

建强文化文艺新鲁军。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推出更多具有齐鲁风格、齐鲁气派的精品力作。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民阅读。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

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高标准建设一批文创产业园,培育千亿级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游、康养游、研学游,提升智慧文旅水平,做强“好客山东”品牌。

(十)持续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
实施收入倍增行动。坚持就业优先,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力争十年实现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

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扩大普惠学前教育供给,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做强特色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深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加快“双一流”建设。办好老年教育、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基层医保服务站点乡镇(街道)全覆盖。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体育健康产业。

实施社保扩面提标行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基本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动长期护理险等参保扩面。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政策,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十一)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组织实施工业、能源、交通等碳达峰十大工程。建立重点领域能耗、煤耗和碳排放监管体系。严格落实“两高”行业“五个减量替代”。加快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市场化交易,建设“近零碳”示范工程和碳达峰试点园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开展排污口溯源整治,推动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70%以上。做好土壤污染管控,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协同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生态补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积极推进黄河口、长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泰沂山区、昆嵛山、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保护修复。深入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完善生态补偿、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

(十二)促进更高水平安全发展。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严守安全发展底线。坚决守好粮食、能源、网络、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环境等“一排底线”。加强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做到“点上要控住、面上要深挖、源头要严防、资源要保障、责任要落实、工作要统筹”,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强化食品药品、生物安全等全链条风险管控,抓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高度警惕新经济领域风险,深入推进“金安工程”。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做实做细“网格化”,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一)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工作机制,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山东落地生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

(二)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强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效应。建好山东省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用好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资源,提升党史纪念馆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三)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战略规划,着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强化政治训练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关爱回访等工作力度。改革完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不断提升我省区域人才竞争力。

(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推进“头雁领航”工程,深入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优化整合第一书记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力量,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体提升”试点工作,加强模范机关建设,统筹抓好国企、学校等领域党建,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提质增效,深化产业链党建,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深化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建好用好“灯塔—党建在线”平台。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深化“四进”工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巩固拓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深化巡视巡察,精准规范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

全省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光荣使命,大力倡树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要有舍我其谁的豪气,在现代化建设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要有开拓创新的锐气,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要有敢于斗争的胆气,在任何困难挑战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天津河东菲丝澜医学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东平县自来水公司官网—首页
  • 周工坊食品-广东周工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天泉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二宝通用设备有限公司,包装机,储罐,反应釜,离心机,杀菌锅,压滤机,蒸发器,制药设备
  • 深圳军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_苏州市吴中区家乐福搬家服务部
  • 重庆天之瑞科技有限公司 
  • 南昌Logo/VI设计公司,南昌海报/宣传品设计公司,南昌画册/杂志设计公司,南昌标识导视设计公司,引力品牌设计
  • 黑龙江暖丰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电采暖,哈尔滨智能采暖,哈尔滨采暖设备
  • 深圳市乐成财税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极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 隐马(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市木崇宗家具有限公司
  • 沈阳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厂家选贝纳恒温恒湿试验箱品质好
  • 南京云志欣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眉山市荣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哈尔滨易特侬科技有限公司
  • 圆筒包装厂家-化妆品包装盒,工业用管-上海宽言圆盒包装厂家
  • 河南贝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